1記錄儀和手機的各種緣分
行車記錄儀和手機貌似沒有什么可以關聯的地方,但是在行車記錄儀出現后,就有了各種行車記錄儀與手機的“緋聞”。因為行車記錄儀的功能就是拍攝行車視頻,攝像頭和方案是組成記錄儀的主要部件,所以就有了手機發揮行車記錄儀功能的機會,此種言論一出著實讓行車記錄儀受驚不小。
不僅如此現在的行車記錄儀也都推出了手機APP功能,讓行車記錄儀與手機的關系更加“親密”。目前出現的手機APP行車記錄儀大多以互聯網品牌背景為主,產品形式以無屏或者小屏產品最為常見,對傳統的行車記錄儀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在用戶體驗上,能夠通過APP連接手機的行車記錄儀有著更好的表現,不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用戶往往沒有特別頻繁的操作需求,所以手機APP連接行車記錄儀往往沒有過多的“表現”機會。
2手機能當行車記錄儀?
行車記錄儀與手機最早聯系在一起就是因為智能手機行車記錄儀軟件,前面說到當時這種情況著實給行車記錄儀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因為功能簡單,會不會被取代直接決定了行車記錄儀的命運。在這種言論面前,我們也是通過實際的操作體驗得到了答案。
安裝完成出現“行車錄像”應用
在智能手機中安裝行車記錄儀軟件(當時編輯測試用了非常火熱的小米M1手機)與專用行車記錄儀對比最能說明問題。因為對比測試在早期,所以手機并不具備專業的手機車載支架,不過從實際的效果來說,手機充當行車記錄儀還是存在致命問題。
從功能設置上來講,行車記錄儀APP可以讓手機具有行車記錄儀的基本功能,循環拍攝,后臺拍攝,指定內存空間大小,甚至記錄行車軌跡,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即使是我們使用閑置手機,內存依然是限制手機拍攝行車視頻的痛點,需要用戶單獨配置一張8GB以上的內存卡,而且手機在車內充當行車記錄儀也需要連接車載充電器,反復的充放電也容易對手機電池帶來不利影響。
而從最根本的行車拍攝效果來看,手機與行車記錄儀的差異更加明顯,因為手機與行車記錄儀使用的不是同一類攝像頭,行車記錄儀攝像頭追求大光圈,寬視角,雖然像素僅有200萬,500萬像素,普遍使用H.264壓縮,實際的1080P效果與手機相比并不遜色。而且在拍攝視角上手機與行車記錄儀的差距更加明顯,雖然行車記錄儀在畫面上有語言曲面的效果,但是整體畫面涵蓋的行車區域更寬泛,能夠記錄下更加詳細全面的行車情況。
行車記錄儀與手機的第一次聯系很大原因是因為智能手機APP的興起,在好奇體驗之余實際的拍攝效果與專用行車記錄儀還是相去甚遠,這也是手機行車記錄儀沒有興起和大范圍使用的緣故,不過在手機行車記錄儀軟件出現之初我們著實還是為行車記錄儀“捏了一把汗”。
3行車記錄儀玩兒互聯分享?
如果將行車記錄儀行業的分布按照地域進行分類的話,華南深圳工廠和北京互聯網新品牌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分類。傳統行車記錄儀產品的大量出貨是由華南深圳工廠和品牌來完成的,功能相對比較固定,且對行車方面具有偏重,在功能的添加上也緊貼導航,道路測速預警方向。而北京互聯網新品則有所不同,這也就出現了行車記錄儀與手機的第二次緊密聯系。
在這次的聯系中,行車記錄儀占據著主動,手機則更多的是配合者角色。在功能上行車記錄儀與手機通過WIFI進行連接,手機下載記錄儀配套APP就可以實現對行車記錄儀的連接。而且在行車記錄儀小型化經過無屏處理后,手機可以充當行車記錄儀的屏幕功能,在視頻畫面查看,視頻回放,功能設置上可以代替原屏。
除了能夠提供屏幕的功能外,比較創新的品牌在互聯和社交上也有了不小的動作,其中互聯功能就體現在了北京互聯網新品牌記錄儀上。在手機通過APP連接到行車記錄儀后,使用手機3G/4G網絡連接服務器,而行車記錄儀APP在開發之初也預留了像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入口,用戶可以將自己行車過程中行車記錄儀拍攝下的精彩畫面分享至網。
這項功能對于年輕用戶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對社交軟件有依賴的用戶。不過在實際使用體驗中我們也發現一個問題,分享精彩瞬間以截圖和視頻為主(大部分為一段10秒左右的短視頻),上傳這些資料都需要耗費用戶手機本身的流量,而且對網絡信號的好壞也有要求,所以該功能在實際運轉中還存在一些客觀限制條件。
寫在最后
行車記錄儀如果單純看做是一種車載安全電子產品的話它沒有必要再進行功能拓展,目前市面上的一些一體機,例如電子后視鏡產品已經將導航,行車記錄,測速預警等功能整合到了一起,對用戶來說有了足夠豐富的功能體驗。而如果將行車記錄儀看做是一種智能汽車硬件的話,那目前市面上的行車記錄儀產品距離汽車智能硬件差距還非常大,需要更多更大膽的創新,除了與手機連接外,還應該進行互聯網方面的探索,讓行車記錄儀拍到的行車畫面不再局限于內存卡中的視頻那么簡單。
推薦經銷商